螢幕更新頻率差異

clip_image002

近幾年電腦螢幕刷新率開始出現240Hz,手機螢幕刷新率也開始更新到120Hz。什麼是螢幕刷新率,有何重要之處?

clip_image004

首先,螢幕的刷新率,是指每秒顯示的畫面更新次數。以赫茲(Hz)為單位,通常以數字,如 60Hz、120Hz 或144Hz 表示。

我們常見的影片、電視、電影,甚至是遊戲,不論2D或3D,這些動畫都是由一格一格獨立的靜止畫面快速連接換片而成,每格畫面都會有些許的變化,因為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,會將這些有細微不同的連續影格視為連動的動態畫面。若每秒鐘我們見到的畫面越多,視覺感受便會覺得畫面越流暢。

clip_image006

clip_image008

螢幕刷新率會影響畫面的流暢度和視覺體驗,高刷新率通常能帶來著更平滑的畫面,特別對於遊戲和動畫等高動態畫面的應用更為重要。舉例來說,假如一個螢幕以 60Hz 更新,每秒顯示 60 幀畫面,而另一個螢幕以 120Hz 更新,每秒顯示 120 幀畫面。正常來說,後者通常能帶來更順暢的畫面體驗。

不過,刷新率並非在所有情況下,都是越高越好。在日常生活中,比如一般辦公工作和網頁瀏覽,60Hz 的刷新率已經足夠使用。

此外,螢幕刷新率也必須與顯示晶片的輸出相互匹配,否則就會產生問題。比如説,如果你的顯示晶片在一定解析度下,只能輸出 60 幀的畫面,那麼你使用 120Hz 的螢幕,就不會帶來任何實際上的好處。

Be the first to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