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nux與儲存設備的多重路徑設定

當作業系統伺服器與儲存裝置之間存在兩條連接路徑,即可進行多重路徑設定

多重路徑可提供故障轉移Failover及負載平衡Load-Balance

以下介紹在Ubuntu中如何設定MultiPath

image

lsblk 可列出目前系統上的 block device 其TYPE欄位 disk 代表磁碟 , part 代表 partition (分割區),

rom 代表唯讀設備ex:光碟機 , lvm 代表邏輯磁區

image

以多路徑連接上storage後,再以lsblk查看,可發現多出了sdb 及 sdc 兩個disk(磁碟)

image

用scsi_id 指令辨識 sdb及sdc的 WWID 可發現ID相同,表示sdb及sdc實際上是同一個磁碟

image

透過指令 apt-get install multipath-tools 安裝多路徑管理工具

image

安裝完畢後 以指令systemctl status multipath-tools 檢查服務是否啟用及啟動

如上圖 multipathd.service; disabled 表示未啟用

Active: inactive (dead) 表示未啟動

image

以 systemctl enable multipath-tools 啟用服務 (設定為啟用後,在每次開機時該服務就會自動啟動)

systemctl start multipath-tools 啟動服務

image

檢查是否有 /etc/multipath.conf 此設定檔,若不存在, 請自行在/etc 目錄下建立multipath.conf設定檔

並輸入上圖內容

完成後重開機

image

重開機後以指令 multipath –ll 檢查 , 如上圖可見 sdb 及 sdc 兩個磁碟已被映射為mpatha

image

再以 lsblk查看 可發現sdb及sdc所映射的mpatha, 其TYPE為mpath(多路徑磁碟)

image

再到 /dev/mapper目錄下檢查 ,也可發現mpatha這個裝置(磁碟)

image

以 fdisk /dev/maper/mpatha 指令對 mpatha來建立partition (若需建立GPT分割 可改使用gdisk指令)

建立完分割區後建議重開機一次來更新分割表

image

分割表建立完成後, 執行lsblk 指令可見 mpatha下出現mpatha-part1 , TYPE為 part(分割區)

再使用 mkfs 指令對mpatha-part1分割區建立檔案系統

image

掛載後以 df –h 檢視,即可看到掛載的磁碟資訊

Be the first to commen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

*